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要發揮好能源產業優勢,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指出,要拉長能源產業鏈條,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新能源與其他產業耦合發展、互促發展。新征程上,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落地見效,立足稟賦特點和戰略定位,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縱深推進能源革命,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努力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
服務國家能源保供大局,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內蒙古傳統能源資源豐富,多種礦產的保有資源量居全國前列,煤炭在產產能占全國總產能1/4以上,具備發展傳統能源產業的優勢。推進傳統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就要統籌推進傳統能源改造升級,不斷提高傳統能源資源綜合轉化率,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協調推進煤炭增產保供。持續優化提升鄂爾多斯煤炭產能,穩定蒙東地區煤炭產能,確保煤炭供給接續穩定。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先進產能,適時新建擴建一批大型、特大型現代化煤礦,打造更加集約高效的煤炭保供基地。
強化煤電兜底保障作用。加大對現役機組節能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將淘汰的落后機組轉為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等容量替代建設大容量、高參數先進機組。科學安排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的支撐性電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項目,鼓勵現役機組開展靈活性改造。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我區煤炭產業如果不把產業鏈拉長、轉化增值率提高,就不能改變簡單“挖煤賣煤”的局面,要沿著產業高端化、產品精細化的方向,全力推動傳統能源和煤基產業高質量發展。瞄準“煤頭化尾”,抓住原料用煤不計入能源消費總量的大好機遇,推進現代煤化工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炭由燃料為主向以燃料與原料并重轉變。支持鄂爾多斯建設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發展煤基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產品向專業化學品、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有效提高煤炭產品使用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建立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條,打造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
提升油氣供給能力??茖W謀劃油氣產業發展,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推進二連、海拉爾等油田“控遞減”和“提高采收率”工程建設,吉蘭泰油田“增產”工程建設,蘇里格、大牛地、東勝等氣田穩產上產工程建設,實現油氣增儲上產。加快已批復煤制油、煤制氣項目建設,構建煤制油氣、煤制醇醚、煤制烯烴等多條產業鏈,打造煤制油氣戰略儲備基地,實現煤炭資源“吃干榨凈”“由黑變白”。
搶占先機,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內蒙古新能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占全國的1/2、1/5以上,擁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在新能源領域搶占先機,要抓住新能源外輸和消納兩個關鍵,加強技術創新,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
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繼續以沙戈荒、鹽堿地等地區為重點,布局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重點在巴丹吉林、烏蘭布和、騰格里、庫布其沙漠地區先行啟動實施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推進第一批2020萬千瓦、第二批1188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成并網,謀劃推動第三批1170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研制大容量高電壓風電機組、高效太陽能電池、光伏逆變器和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儲能裝置,研發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
廣泛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以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多元化場景應用為牽引,推動重點產業用電高比例綠電替代,下大力氣不斷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深入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綠色供電、風光制氫一體化、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火電靈活性改造、全額自發自用等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項目,支持自備電廠參與調峰。加快引進一批符合產業政策、具備較強新能源消納能力的企業和項目。支持蒙西電網加快體制改革,探索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煤電聯動機制。加強省際綠電交易。
加快綠氫產業發展。積極推進以風光氫儲一體化方式布局新能源制氫項目,推動新能源制氫規?;l展。加快拓展氫能在交通、化工、冶金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卡、公交車。推進綠氫生產合成綠氨、綠醇,積極探索開展氫氣冶金示范,推動綠氫化工、綠氫冶金商業化規?;瘧?。開展氫燃料電池重卡、氫基熔融還原技術、雙還原劑低碳富氫冶金技術等氫能利用技術攻關。
協同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按照“空間分離、時間同步”的原則,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與新能源裝備制造及運維產業發展,推動“蒙字號”新能源裝備滿足區內、輻射周邊、供應全國。以風光氫儲產業鏈為重點,著力打造呼包鄂和通遼新能源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包頭“世界綠色硅都”。引進風力發電機、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等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進一步提升風電、光伏裝備的整建制配套能力,補上氫儲裝備鏈條上的空白。優先支持新能源開發與新能源裝備制造一體化項目建設,支持新能源開發建設企業就近采購新能源裝備。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構筑能源安全屏障
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按照“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發展思路,推動蒙西至京津冀、庫布其至中東部、烏蘭布和至華北、賀蘭山至中東部等高比例新能源輸電通道建設。擴大存量通道新能源外送規模,將蒙西至天津南交流特高壓及托克托、上都、岱海點對網等輸電通道改造成為風光火儲一體化外送通道,提升上海廟至山東、錫林郭勒至江蘇直流特高壓、錫林郭勒至山東交流特高壓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
優化電網主干網架。加快建設滿足新能源送出需求的電網項目。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關鍵調度技術、“源網荷儲”功率路由器關鍵裝備、適應高海拔低溫型陸上大型國產化風電機組、高效晶硅太陽電池等研發與示范應用。適應新能源重點向四大沙漠及周邊區域集中、電源布局相應發生重大變化的新趨勢,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積極謀劃建設一批電網主干網架、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項目。
完善油氣管網設施。深入實施“氣化內蒙古”戰略,完善東西部管網,加快推進蒙東“市市通”、蒙西“縣縣通”工程。推進陜京四線與長呼線、長呼復線等管道互聯互通,推動區內天然氣管道納入全國“一張網”,提高管網系統運行調節能力。
提升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能源領域“雙碳”實踐融合創新,加快建設智慧能源系統,開展電廠、電網、油氣田、油氣管網、煤礦、終端用能等領域智能化升級。加快建設智能調度體系、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推進“智慧風電”“智慧光伏”等示范工程建設。
增強能源供給彈性,有效保障能源穩定供應
持續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加強能源儲運、調節和需求側響應能力,增強能源供應鏈彈性和韌性,有力有效保障能源穩定供應。
推進能源儲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煤電油氣儲備制度、煤炭產能儲備和應急儲備制度,加強應急備用電源建設,在發揮防范抵御重大風險的傳統作用的同時,通過收儲和釋放,調節市場供需,平抑能源價格大幅度波動。
有序推進燃煤機組靈活性改造。推進在建、新建、擬建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支持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減少新能源的波動性、間歇性給電力供給動態平衡帶來的不確定性,降低需求側產業結構加速轉換導致的負荷側波動性增大帶來的風險,助力新能源高水平消納利用。